再聊“磁升芯”背后的多重考量


文|李意安

今年4月,招商、中行、交行等多家大行先后发布公告,宣布正式启动银联-Visa双标磁条卡升级芯片卡的进程。

在美国运通、万事达卡陆续获批人民币清算资质并成功发行单标芯片卡之后,业内曾认为双标卡的“磁升芯”模式或许难以落地,然而,今年银联-Visa双标卡“磁升芯”的官宣,为持卡人带来了意外之喜——与任何一家卡组织的单标芯片卡相比,银联-Visa双标芯片卡在安全性、受理能力、用卡体验等各个维度上,都有其独到的差异化优势。

监管部门与市场主体的协同推进,标志着存续十余年的双标磁条卡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也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新的一步。

一、更安全、更广泛

与传统双标磁条卡相比,芯片卡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安全等级的代际跃升。

这是由二者技术路径的差异决定的。

传统磁条卡的交易中,每次刷卡都在向外界重复透露如CVV等卡片信息。不法分子只需用一个简单的侧录器就能轻松复制这些数据,制作出足以乱真的伪卡进行盗刷,门槛低,风险高。

区别于磁条卡的静态性,芯片本质是一个镶嵌在卡片上的微型智能计算机,每次交易时,当你将芯片插入终端,它都会与终端、银行系统进行一场复杂的双向认证对话,基于金额、时间等独一无二的交易变量,以动态运算的方式生成一个一次性的、仅本次交易有效的凭证,从根本上杜绝了卡片被复制和伪造的可能,将支付安全提升到了一个磁条卡无法企及的高度。

芯片卡的第二大优势,在于其受理范围的突破,这一点在跨境场景中体验尤为明显。

事实上,过去十余年,境内境外的信用卡行业发展已经完全走向了两个方向。

在中国境内,因移动支付发达,持卡人摆脱了对实体卡片的使用依赖。双标卡可以作为各类钱包产品的绑卡账户用于支付扣款,芯片卡的存在感不强。但在跨境场景中,芯片卡已然成为刚需。主流市场基本都已经完成了对芯片卡的受理改造,不再接受磁条卡的降级交易,双标卡磁条卡出境之后,使用场景鲜少。

在此基础上,新卡通过接入 Visa 覆盖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受理网络,进一步打通跨境支付链路,保障境内支付场景连续性的同时,又借助国际卡组织的全球网络优势,显著提升了境外消费的便捷性。

二、技术路径演绎背后的战略考量

事实上,双标卡的博弈已经持续了十余年。如今,从技术路径演绎到市场格局拓展,“磁升芯”背后有着更深远的战略考量。

2014年前后,随着网购交易规模的井喷,磁条卡的伪卡盗刷风险激增。全球支付安全标准开始转向:美国率先以EMV芯片标准布防,欧洲迅速跟进,中国监管部门也于当年推出了自主制定的PBOC金融IC卡标准,并明文要求各银行主体切实提高采用PBOC标准的金融IC卡使用率。然而,由于PBOC与EMV在密钥体系上无法兼容,形成了双标卡的结构性矛盾。因此,自2014年起,监管虽允许存量双标磁条卡继续使用和增发,但不再批准新的双标卡种。

2020 年 8 月,招商银行创新采用“一芯双应用”的技术,通过在同一芯片上同时集成境内 PBOC标准和境外 EMV 标准,实现了一张卡片在境内外支付场景的无缝切换。技术侧的成熟为“一芯双应用”的普及提供了基础,此后,各家银行纷纷跟进,也成为了此后万事达卡和如今银联-Visa“磁升芯”的技术样本。

但技术层面仅仅只是第一层,更重要的是,市场发生了新的博弈。

美国运通和万事达在拿下人民币清算资质之后,其存量双标卡被逐步转化为单标卡,境内受理网络的建设也逐渐起步。这也让市场对双标转单标的集体命运产生共识,认为存量双标卡不太可能直接升级芯片卡。但到了2025,市场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对中国银联而言,一方面承载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家战略使命,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开拓新增量市场的需求,出海已成为必然选择。纵观其近年来的布局,积极推进国际化的战略路径清晰可见。

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来看,品牌出海都是其首要任务。而双标卡搭载清晰的“银联”标识,在众多尚未实现深度渗透的境外市场,能够以最直观的方式、最低廉的成本直观提升境外商户和消费者对银联品牌的认知度,不啻于一张银联的移动广告牌。

而从增量市场的纬度,银联已经在18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受理端,在东南亚、日韩等地有自己非常明确的优势市场,双标卡也能够为其带来真实的收益贡献,何乐不为。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银联-Visa双标卡最终得以实现“磁升芯”,不仅仅是出于Visa激活存量用户交易需求的诉求,也是两大卡组织在战略利益一致的背景下达成的双赢结局。

三、从“支付工具”到“国际桥梁”的长期升维

当然,从客户角度看,最直观的体现则是信用卡功能和价值的进化。作为高效、通用的国际化支付工具,信用卡长期让人们在世界各地便捷支付;随着“连进来”和“走出去”成为新的趋势,信用卡作为国际交流的桥梁的价值又进一步升维。

在此过程中,国内众多信用卡经营主体也针对境外场景,持续迭代自身产品服务。据悉,本轮“磁升芯”的卡片换发,整体遵循“卡号不变、体验无缝”的原则:一方面,升级的新卡将沿用原磁条卡的16位卡号,用户无需在第三方支付平台重新绑卡。另一方面,多家银行也配套以丰厚的境外权益回报。

以招行信用卡为例,其一方面针对此次磁升芯,联合卡组织配套以境外消费返现、万豪酒店集团入住权益等优惠;另一方面也持续焕新跨境消费活动,例如提供“320元汇率补贴”,持卡人领券后境外指定目的地线下刷卡达标,奖励即可实时入账;还有专属权益延伸至境外旅行各场景,例如高端信用卡境外返现,以及韩国新罗免税店、日本大丸百货专属优惠等。用卡礼遇也不仅仅在境外场景体现,同样也加码于境内的精准消费场景,比如手机Pay境内外消费笔笔1%返现、境外刷卡消费达标抢领京东卡等。

对普通持卡人而言,无论是技术博弈还是市场角力,都不如安全、便捷和优惠精彩。据悉,上半年招行信用卡已陪伴超160万持卡人打卡世界,境外交易规模也已连续17年行业第一。笔者观察行业经营情况也发现,招行信用卡在行业中保有显著的领先优势。

一言蔽之,对于持有银联-Visa的双标卡的用户而言,无论从安全性、便利性还是权益回报的角度来看,升级芯片卡都是当下的更优解。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再聊“磁升芯”背后的多重考量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