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已经是如日中天,各大自主品牌想要在销量上再进阶也是难上加难,于是纷纷把目光瞄准了依旧是蓝海市场的巴西。
相比长城和比亚迪巴西拥有工厂的模式,吉利则是选择了一条捷径,那就是与在巴西产销多年的雷诺达成了合作,如今雷诺也是渐渐沦为了中国品牌在巴西的“代工厂”。
11月3日,吉利控股集团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与雷诺集团正式签署巴西战略合作最终协议。双方将深化战略合作,通过雷诺巴西公司(Renault do Brasil )生产及销售吉利和雷诺的新能源车型。
在完成与吉利的合作后,雷诺集团首席增长官Fabrice Cambolive表示,雷诺正在与奇瑞等业者洽商,探讨合作生产和销售汽车。
回不来中国的雷诺,甘为中国车企服务
熟悉雷诺的朋友都知道,雷诺已经退出中国市场好多年了,主要原因还是产品跟不上中国市场的发展,老生常谈的电动化与智能化问题,基本上是彻底跟中国市场说再见了,但中国车企的新能源技术与供应链是其眼馋的,其前段时间还成立了中国事业部,具体就是学习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供应链资源,为其在海外市场打基础,不过大概率是没有反扑国内市场的希望了。
根据雷诺与吉利签署的最终协议,其向吉利出售其巴西子公司 26.4% 的股份。作为巴西协议的一部分,吉利将使用雷诺位于巴拉那州Sao Jose dos Pinhais的工厂,组装吉利品牌的汽车,并通过雷诺的销售网络进行分销,而雷诺将使用吉利的汽车架构,为巴西市场拓展其他细分市场。
Cambolive表示,双方的合作旨在提高工厂的利用率。该工厂的年产能约为40万辆,产能利用率约50%。
通过这个协议来看,雷诺通过出售股份来换取吉利的技术合作,优化工厂产能,也可以利用吉利汽车架构拓展其巴西市场;对于吉利而言,可以用更少的资金投入就拥有在巴西整套的产销体系,便于其快速打开巴西市场。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互惠互利的合作。
与吉利的合作也让雷诺看到了盈利的新渠道,Cambolive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种结盟显然是一种成功的合作,因为我们正在扩大对不同平台、工业工具、工程设计和分销网络的利用。”
虽然雷诺工厂是生产其他品牌车辆,但至少可以带来收入,厂房也不用闲置,经销商也可以通过卖车获得利润,这些都是合作共赢的结果。
该高管表示,不排除在其他市场与其他制造商达成其他交易的可能性,他补充说,奇瑞是雷诺正在接触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双方正在探讨类似的合作关系,尽管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任何项目。
不过奇瑞在巴西是有自己的工厂的,如果选择与雷诺合作也是要看自身产品结构与投入产出比,与雷诺合作可以快速生产,加快产品推广节奏,同时在中国车企纷纷加码巴西市场情况下,奇瑞汽车应该也希望在巴西市场巩固其市场地位,与雷诺合作大概率是有希望的。
而自身技术薄弱,又不想全部退出的雷诺也希望借助与中国品牌合作,获得利润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技术合作,拓展市场,雷诺通过与吉利、奇瑞这样的公司合作,能快速补齐短板,增强产品在特定市场的竞争力。这也是为何雷诺很愿意和中国车企合作的关键。
国内卷的热火朝天,巴西市场水深火热
如今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已经是绝对主力的角色,其中比亚迪1-10月累计销量3701852台;1-10月,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2288929辆;1-10月,吉利汽车累计销量247.73万辆;1-10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106.64万辆;1-10月,长安自主品牌销量201.6793万辆,这五家自主品牌基本上就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可见有多激烈。
红海市场想要增量确实很难,所以用中国新能源技术去海外市场寻求增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据统计,去年巴西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油电混合动力车销量合计超过17万辆,同比增长85%。
随着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需求的不断增长,巴西市场正被中国车企视为增长的新机遇。
在今年7月,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而在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在巴西销量突破2万辆。
此外,今年8月长城汽车巴西工厂正式竣工投产;零跑汽车计划今年11月初在巴西启动销售工作。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看来,选择合适的海外目标市场“直接生产”,是车企国际化的必选项。从“国内产 全球销”到“全球产 全球销”,中国车企正加速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协同。
从雷诺在巴西市场积极的“招商引资”,也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优势,未来我们也会看到中国汽车品牌也会促成更多反向合资建厂、收购当地工厂的故事,这也让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快速洗牌的格局中,拥有了更多的确定性。
相比长城和比亚迪巴西拥有工厂的模式,吉利则是选择了一条捷径,那就是与在巴西产销多年的雷诺达成了合作,如今雷诺也是渐渐沦为了中国品牌在巴西的“代工厂”。
11月3日,吉利控股集团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与雷诺集团正式签署巴西战略合作最终协议。双方将深化战略合作,通过雷诺巴西公司(Renault do Brasil )生产及销售吉利和雷诺的新能源车型。在完成与吉利的合作后,雷诺集团首席增长官Fabrice Cambolive表示,雷诺正在与奇瑞等业者洽商,探讨合作生产和销售汽车。
回不来中国的雷诺,甘为中国车企服务
熟悉雷诺的朋友都知道,雷诺已经退出中国市场好多年了,主要原因还是产品跟不上中国市场的发展,老生常谈的电动化与智能化问题,基本上是彻底跟中国市场说再见了,但中国车企的新能源技术与供应链是其眼馋的,其前段时间还成立了中国事业部,具体就是学习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供应链资源,为其在海外市场打基础,不过大概率是没有反扑国内市场的希望了。
根据雷诺与吉利签署的最终协议,其向吉利出售其巴西子公司 26.4% 的股份。作为巴西协议的一部分,吉利将使用雷诺位于巴拉那州Sao Jose dos Pinhais的工厂,组装吉利品牌的汽车,并通过雷诺的销售网络进行分销,而雷诺将使用吉利的汽车架构,为巴西市场拓展其他细分市场。
Cambolive表示,双方的合作旨在提高工厂的利用率。该工厂的年产能约为40万辆,产能利用率约50%。通过这个协议来看,雷诺通过出售股份来换取吉利的技术合作,优化工厂产能,也可以利用吉利汽车架构拓展其巴西市场;对于吉利而言,可以用更少的资金投入就拥有在巴西整套的产销体系,便于其快速打开巴西市场。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互惠互利的合作。
与吉利的合作也让雷诺看到了盈利的新渠道,Cambolive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种结盟显然是一种成功的合作,因为我们正在扩大对不同平台、工业工具、工程设计和分销网络的利用。”
虽然雷诺工厂是生产其他品牌车辆,但至少可以带来收入,厂房也不用闲置,经销商也可以通过卖车获得利润,这些都是合作共赢的结果。该高管表示,不排除在其他市场与其他制造商达成其他交易的可能性,他补充说,奇瑞是雷诺正在接触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双方正在探讨类似的合作关系,尽管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任何项目。
不过奇瑞在巴西是有自己的工厂的,如果选择与雷诺合作也是要看自身产品结构与投入产出比,与雷诺合作可以快速生产,加快产品推广节奏,同时在中国车企纷纷加码巴西市场情况下,奇瑞汽车应该也希望在巴西市场巩固其市场地位,与雷诺合作大概率是有希望的。
而自身技术薄弱,又不想全部退出的雷诺也希望借助与中国品牌合作,获得利润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技术合作,拓展市场,雷诺通过与吉利、奇瑞这样的公司合作,能快速补齐短板,增强产品在特定市场的竞争力。这也是为何雷诺很愿意和中国车企合作的关键。国内卷的热火朝天,巴西市场水深火热
如今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已经是绝对主力的角色,其中比亚迪1-10月累计销量3701852台;1-10月,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2288929辆;1-10月,吉利汽车累计销量247.73万辆;1-10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106.64万辆;1-10月,长安自主品牌销量201.6793万辆,这五家自主品牌基本上就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可见有多激烈。
红海市场想要增量确实很难,所以用中国新能源技术去海外市场寻求增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据统计,去年巴西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油电混合动力车销量合计超过17万辆,同比增长85%。
随着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需求的不断增长,巴西市场正被中国车企视为增长的新机遇。
在今年7月,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而在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在巴西销量突破2万辆。此外,今年8月长城汽车巴西工厂正式竣工投产;零跑汽车计划今年11月初在巴西启动销售工作。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看来,选择合适的海外目标市场“直接生产”,是车企国际化的必选项。从“国内产 全球销”到“全球产 全球销”,中国车企正加速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协同。
从雷诺在巴西市场积极的“招商引资”,也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优势,未来我们也会看到中国汽车品牌也会促成更多反向合资建厂、收购当地工厂的故事,这也让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快速洗牌的格局中,拥有了更多的确定性。
相关热词搜索:雷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