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新车首发] 在欧洲汽车文化中,Twingo是一个极具象征性的名字。自1992年问世以来,这台微小而灵动的法式小车,曾凭借独特的设计语言、极致的空间利用和亲民的价格,成为欧洲家庭的“第一台车”。三十多年后,当全球汽车行业驶入电动化的新时代,Twingo(参数|询价)再度回归——但这一次,它的故事不再只属于法国,而是一段跨越巴黎、上海与斯洛文尼亚的全球协奏。

新一代 Twingo E-Tech 不仅是雷诺集团电动化转型的最新答卷,更是一场深刻的产业实践——它在法国诞生于概念,在中国成型于研发,在欧洲实现量产。它是法国设计的延续,也是中国速度的象征,是一台由全球协同孕育、由中国技术赋能的全新电动车。
从1992到2025:Twingo的情怀与时代变奏
1992年,雷诺第一代Twingo在巴黎车展惊艳亮相。彼时的它,几乎颠覆了“小型车”的定义——极短的车身、惊人的内部空间、可爱的圆形前脸与大胆的单厢设计,让它在欧洲成为都市生活的代名词。Twingo不仅仅是一辆代步车,更是一种法式乐观与创意的象征。

但进入电动时代,小型电动车市场竞争激烈、成本高企,Twingo的未来一度被打上问号。直到2025年,雷诺集团正式推出Twingo E-Tech——这一次,它不只是重生,而是蜕变。
三地联动:从法国创意到中国速度
雷诺集团将Twingo E-Tech的整个开发划分为三个阶段:
- 上游阶段(Upstream):概念构思,由法国团队主导;
- 研发阶段(Development):在雷诺集团中国的ACDC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完成;
- 工业化阶段(Industrialization):在斯洛文尼亚实现量产。
这种分工背后的逻辑,是雷诺在电动时代的战略转型:让全球最强的地区优势资源协同运作。法国输出设计与品牌精神,中国提供研发与供应链效率,欧洲完成制造与交付。尤其在第二阶段——研发环节,中国团队展现了令人惊叹的执行力与创新能力。

在传统汽车工业中,从概念冻结到量产通常需要三年时间,而Twingo E-Tech的研发与工业化阶段仅用了不到两年。更令人称奇的是——从概念冻结到首台工程原型车,仅用了9个月;从零部件协同到虚拟样车设计,仅用了2个月。这背后,是中国团队在组织效率、供应链联动与数字化工具上的全新突破。
“中国速度”的诞生:ACDC研发体系的重构力量
在雷诺集团位于上海的ACDC研发中心,来自不同部门的团队在同一屋檐下高效协同。过去的欧洲开发模式往往是线性的“Step-by-Step”,每个环节完成后再进入下一步,而中国研发团队采用了“同步工程”(Synchronous Engineering)模式——所有环节并行推进,虚拟样车、仿真验证、供应链定点、软件调试几乎同时展开。
这种方式的成功,源于三个关键因素:
- 1. 不从零开始的继承中国团队并非从头造车,而是基于雷诺成熟的电动车平台与EV架构进行本地化优化。他们继承了法国的底层技术框架,但通过宁德时代电池、上海电驱动力系统、以及大量中国供应商的模块化解决方案,将设计理念转化为现实。
- 2. 决策速度的跃迁在法国,一个项目审批周期以“周”为单位,而在上海,它以“天”为单位推进。团队成员包括硬件、软件、采购、成本控制等部门,集体办公、即时决策,使得每一天都在向量产更近一步。
- 3. 风险管理的重构在高效推进的同时,团队采用了“80/20风险管控”理念——当80%的方案已可行时,就进入下一阶段,而非追求100%的完美。这种“快速试错”逻辑,成为中国速度的底层哲学。
中国生态的力量:供应链不是配角,而是主角
雷诺集团中国采购负责人柏赵彭分享了另一层关键:中国供应链生态的崛起。
在为Twingo E-Tech配套的30家核心供应商中,几乎涵盖了中国沿海最具代表性的零部件企业:宁德时代提供电池、福耀提供车窗玻璃、敏实提供外饰结构件。更重要的是,这些供应商不仅服务于国内主机厂,也早已走向国际,成为全球零部件体系的一部分。

通过这样的合作,Twingo项目的开发费用比预期减少50%,模具成本降低40%,而全部供应商定点仅用9周完成。这种效率背后,不只是价格优势,而是中国零部件企业在技术、响应速度与协同能力上的全面进化。
柏赵彭说:“我们不做一锤子买卖,这三十家企业已经进入雷诺全球采购体系。未来在欧洲、巴西、甚至非洲的新项目中,它们都将参与。”这意味着,中国供应链不只是Twingo的幕后推手,更将成为雷诺全球电动化战略的重要组成。
法式设计的传承与技术的再诠释
尽管Twingo E-Tech的研发重心在中国,但它依旧保留了原版Twingo的精神。
车身长仅3.8米,却拥有B级车级别的内部空间,后排可容纳两米长物体;车尾加入了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那两个尾灯尖角与背部凸起的“小翅膀”,既是工程成果,也是造型语言;前脸上的三条经典进气线被保留下来,但如今不再用于进气,而成为一个巧妙的玻璃水加注口——一种典型的法式幽默与实用融合。

Jeremie笑称:“我们是法国人,钱不多,但点子不少。”这句玩笑,恰好概括了Twingo E-Tech的设计哲学:用聪明的设计解决复杂的问题。
从一台车到一个战略:雷诺在中国的“生态网络”
雷诺集团中国董事长兼CEO苏伟铭则将Twingo视为一个开端。
“研发是基础,基础带来生态,生态带来采购,采购带来物流,物流带来交易。Twingo的成功,说明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更是世界的创新实验室。”
在苏伟铭的规划中,雷诺在中国的布局将形成一个“生态网络战略”:
- 上海专注于硬件与整车研发;
- 杭州布局软件、AI与智能座舱;
- 未来还将与中金共同建立投资基金,支持优秀的本地伙伴“出海”进入欧洲、南美等市场。
这种模式与以往的合资模式不同——它不是简单的市场换技术,而是共创与共赢。雷诺不只是来“在中国造车”,而是“与中国一起造车”。
电动时代的完美配方:速度、技术、成本与国际化
苏伟铭将雷诺的未来战略总结为“3+I”框架:
- Speed(速度):流程重构带来的系统性提效,让40个月的项目在20个月内完成;
- Future Technology(未来技术):从三电到EE架构再到AI,持续捕捉颠覆性创新;
- Cost Competitiveness(成本竞争力):通过开放生态链实现全球最优成本;
- I = International(国际化):不仅出口整车,更输出研发、管理与合作体系。
Twingo E-Tech,正是这一框架的首个成果。它不是简单的“法国车在中国造”,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共创——中国速度成就了法国灵魂的电动重生。
写在最后:一台小车,折射大时代
三十年前,Twingo让欧洲人重新认识了“小车”的可能;三十年后,Twingo E-Tech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速度”的力量。

它是雷诺集团电动化战略的起点,也是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话语权提升的象征。在巴黎的发布会现场,当那台被昵称为“蝙蝠侠”的小车灯光亮起时,它不仅代表一款产品,更是一种信号——电动时代的完美配方,不再来自单一国家,而是全球智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