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顾承诺的"稳赚不赔"是真是假?合同有漏洞!抓住这几点,拿回属于你的钱是完全正当的!
"老师,你不是说这只股票稳赚不赔吗?怎么我投了30万,现在只剩一半了?"杭州的王女士在电话那头急得直跺脚,而电话这头的"金牌投顾"却开始含糊其辞,最后干脆不接电话了。
一、"稳赚不赔"背后的猫腻
去年3月,王女士被拉入一个名为"财富倍增计划"的微信群。群里每天都有所谓的"老师"分享"内幕消息",晒出各种高收益截图。最吸引人的是那句"加入我们的VIP服务,保证年化收益不低于50%,稳赚不赔"。
"当时我想,人家是正规持牌机构,应该靠谱吧?"王女士回忆道。她先后支付了8.8万元服务费,按照"老师"的指导操作,结果不仅没赚到钱,反而亏损了20多万。
类似王女士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很多投顾公司利用投资者急于求成的心理,在合同中玩文字游戏。比如:
- 将"预期收益"写成"承诺收益"
- 用"历史业绩"暗示未来表现
- 在免责条款中设置陷阱,推卸责任
二、这些"坑"你踩过吗?
1. 荐股群的"连环套"
上海股民李先生(化名)的经历很有代表性。他先是被拉入一个免费荐股群,群里每天都有"学员"晒盈利截图。观察半个月后,"老师"开始推荐收费服务,承诺"一对一指导,稳赚不赔"。
"一开始确实赚了点小钱,老师就不断劝我升级服务,说更高端的会员能拿到更好的票。"李先生前后投入15万服务费,结果推荐的股票接连大跌。
2. 直播间的"洗脑术"
广州的赵阿姨今年62岁,退休后想通过炒股补贴家用。她在某平台看到"股市战神"的直播,被其"三个月翻倍"的承诺打动,购买了5.8万元的投顾服务。
"那个老师讲话很有感染力,直播间里好多人都在刷'跟着老师赚大钱',我就信了。"赵阿姨说,后来才发现很多"粉丝"都是托儿。
3. 合同里的"文字游戏"
很多投资者签合同时没仔细看,等出了问题才发现:
- 服务期限被缩短
- 收益承诺变成"预期"
- 退费条款设置重重障碍
三、维权关键点在哪里?
1. 收集这些证据很关键
- 与投顾人员的聊天记录(特别是承诺收益的内容)
- 转账凭证和服务合同
- 荐股记录与实际操作对比
- 直播间录屏或群聊截图
2. 合同中的"致命漏洞"
多数投顾合同都存在这些问题:
- 夸大宣传与实际服务不符
- 风险提示不到位
- 权利义务不对等
3. 维权黄金期别错过
根据我们的经验,在服务结束后的3-6个月内是最佳维权时机。时间拖得越久,证据越难收集。
四、真实案例:他是如何成功退费的?
南京的周先生(化名)去年在某持牌投顾公司购买了12万的服务,结果亏损近40万。他发现合同中明确写着"不承诺收益",但投顾人员私下却多次保证"至少赚30%"。
周先生通过朋友介绍找到我们,我们帮他:
1. 整理出23处宣传与合同不符的证据
2. 找出合同中5个违规条款
3. 制定针对性维权方案
最终,在15个工作日内,周先生成功拿回了大部分服务费。
"早知道这么简单,我就不用自己折腾两个月了。"周先生事后感慨道。
五、你可以这样做
如果您也遇到类似情况,建议立即:
1. 停止继续投入资金
2. 保存所有证据
3. 寻求专业帮助
记住,正规的维权服务都是成功后收费,前期不会有任何费用。
六、常见问题解答
Q:已经过去一年了,还能维权吗?
A:只要在法定时效内,且有充分证据,仍然有机会。建议尽快咨询专业人士评估。
Q:维权需要多久?
A:根据案例复杂程度不同,通常7-30个工作日会有结果。
Q:如果合同写了"不承诺收益",是不是就没希望了?
A:不是的。如果投顾人员私下做了承诺,或者宣传材料与合同不符,仍然可以主张权利。
Q:维权过程中需要我做什么?
A:主要是配合提供证据材料,其他专业事项由维权团队处理。
七、写在最后
投资有风险,这是常识。但当投顾公司打着"稳赚不赔"的旗号招揽客户时,就已经越界了。如果您在近五年内因类似情况遭受损失,不要放弃维护自身权益的机会。
记住,越早行动,成功可能性越大。与其自己生闷气,不如让专业人士帮您评估一下,也许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不当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