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年收入到底有没有二三十亿?


近日,直播界又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董宇辉自立门户创立与辉同行后,年收入达到 “二三十个亿”,还提及董宇辉在未独立时,在北京买房都还需要借钱交首付。此言论瞬间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大家纷纷对董宇辉的真实收入情况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这已经不是董宇辉第一次被卷入 “天价收入” 的传闻之中了。早在今年 1 月初,网上就流传着一张名为 “2024 年中国网络主播净收入排行榜” 的截图,该截图显示 2024 年最赚钱的主播是董宇辉,年度净收入高达 28.541 亿元,力压李佳琦、辛巴等一众知名头部主播。当时,董宇辉在直播中对此传闻进行了回应,他笑着表示自己看到那张截图都吓了一跳,并感慨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那么,此次罗永浩爆料的董宇辉年收入二三十亿,是否可信呢?我们不妨从与辉同行的运营数据来一探究竟。公开资料显示,2024 年 1 月 9 日,与辉同行在抖音首播,当月销售额超 8.89 亿元。截至 2025 年 1 月 7 日,第三方统计显示与辉同行合计直播约 621 场,直播带货总销售额超 93 亿元。从销售量来看,开播一年来,与辉同行共计销售 1.5 亿单产品,其中农产品食品超过 1 亿单。

若按照行业普遍的 20%-50% 佣金率来计算,以与辉同行 2024 年超 93 亿元的 GMV,理论上佣金收入可达 18 亿 - 46 亿元。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主播需要承担团队成本、平台分成、税务支出等一系列费用。所以,仅从 GMV 来推断董宇辉的个人收入是不准确的。

与辉同行方面在面对罗永浩的爆料时,也迅速向媒体回应称该信息不属实。但具体董宇辉的收入是多少,与辉同行并未给出明确的数据。

回顾董宇辉的职业生涯,他原本是东方甄选转型直播电商的核心人物。在 2023 年因 “小作文” 事件离职后,于 2024 年 1 月正式推出独立直播间 “与辉同行”。其首播 GMV 就达 1.6 亿元,涨粉超 270 万,可见其强大的带货能力和粉丝号召力。2024 年 7 月,东方甄选公告将与辉同行 100% 股权出售给董宇辉,交易金额为 7658.55 万元,同时披露与辉同行成立半年来净利润 1.41 亿元,其中 1.29 亿元分配给董宇辉,剩余 1200 万元留存公司。

董宇辉的起点并不特殊 —— 英语老师转型直播带货,初期也面临 “不会喊口号”“节奏慢” 的质疑。但他没有跟风模仿 “321 上链接” 的套路,反而把自己的 “短板” 变成了优势:用双语讲解产品、结合文学知识聊农产品背后的故事,让 “有文化的直播” 成为他独有的标签。 职场中,很多人总在追逐 “热门技能”,却忘了深耕自己的 “小众优势”。就像董宇辉的 “知识型带货”,看似不符合直播行业的 “快节奏”,却精准击中了用户对 “有温度、有深度内容” 的需求。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 “什么都会”,而是 “你有别人没有的、且市场需要的能力”。无论是投行人的交易撮合能力、程序员的特殊算法能力,还是 HR 的组织诊断专长,把一个领域做到 “细分领域 TOP”,比泛泛掌握多个技能更易破局。

2023 年 “小作文” 事件后,董宇辉没有陷入舆论内耗,而是果断离开东方甄选,选择 “农产品直播” 这条赛道独立创业。从数据来看,与辉同行开播一年销售 1.5 亿单,其中 1 亿单是农产品 —— 这个选择,既踩中了 “助农” 的政策风口,也契合了消费者对 “健康、溯源产品” 的需求。 职场人面对转型时,常犯的错误是 “只看风口大小,不看自身适配度”。董宇辉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盲目跟风美妆、服饰等 “高佣金赛道”,而是结合自己 “传递生活价值” 的个人 IP,选择了 “农产品 + 知识科普” 的赛道。风口会变,但 “个人优势 + 赛道价值” 的组合,才是长久发展的关键。就像传统行业从业者转型时,与其扎堆做直播,不如思考 “如何用原有行业经验,对接新领域需求”,比如外贸人做跨境直播、教师做知识付费,都是 “旧能力新用法” 的典范。

从东方甄选时期拒绝 “过度商业化”,到独立后坚持 “不夸大产品功效”,董宇辉始终在做一件事:守护自己的 “个人品牌”。即便在 “年入 20 亿” 的传闻下,他依然在直播中强调 “理性消费”,甚至多次澄清收入传闻 —— 这种 “不贪短期流量、不赚快钱” 的态度,反而让用户更信任。 职场中,很多人容易被 “短期利益” 诱惑:为了涨薪频繁跳槽、为了业绩放弃职业底线、为了流量透支个人口碑。但董宇辉的经历证明,个人品牌才是最值钱的 “资产”。就像有人做职场博主,靠 “吐槽公司” 吸引流量,短期能火,但长期会失去企业合作机会;而那些坚持分享 “干货知识” 的博主,虽然起步慢,却能积累稳定的信任群体。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守住底线、长期深耕”,才能在行业变化中不被淘汰。

董宇辉的 “暴富”,本质上是 “能力匹配风口、人品支撑长期” 的结果。对普通人来说,与其羡慕 20 亿的收入,不如思考:自己的 “知识标签” 是什么?能对接哪个 “价值赛道”?如何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中做选择?想清楚这三个问题,比追逐任何 “暴富神话” 都更有意义。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董宇辉年收入到底有没有二三十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