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闰然
编辑 | 江江
新媒体编辑 | 宝珠
视觉 | 诺言
“老板撒钱”这事儿,看上去像是场大型行为艺术。这种充满视觉冲击力的激励方式,与企业创始人的个人特质一脉相承。
但比起撒钱的姿势,我们更该盯的是——钱从哪来,是从员工工资里抠出来的,还是从市场竞争里挣回来的?
影石的“90后”创始人刘靖康站在二楼往下撒现金
我们也得看看——魔幻现实里的企业进化史,是老板想靠噱头刷存在感,还是企业真的在从“老板独赢”往“团队分利”转型?
撒出去的每一块钱,都有它的逻辑。
金钱暴击
2025年8月15日,一段视频在网上掀起了风浪。画面中,影石创新的“90后”创始人兼董事长刘靖康站在二楼往下撒现金,楼下的员工跟抢红包似的伸手接钱,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一位网友发文透露:“我朋友在影石担任产品经理,确认老板确实撒了20万。”
尽管具体撒钱的金额不得而知,但此事立刻引起了全网关注。场面之魔幻,让围观群众瞬间分成两派。一派骂资本傲慢,一派高喊“请往我脸上砸”。
然而,站队之前,我们先给不明真相的朋友补个课——在2025年8月14日21时,影石创新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宣布产品开启公测,并发布相应宣传视频。当晚,这个无人机项目团队的百余名员工(以研发人员为主),在公司深圳办公室内举行了小规模团建活动。
老板亲自下场撒钱,隔天,影石创新的股价就涨停了。截至8月15日收盘,该股20%涨停,报224.42元/股,市值达到900亿元。
8月15日收盘价为224.42/股
为了这件事,网友们讨论得很激烈。反对者将此举定义为“资本对劳动者的羞辱式恩赐”,支持者则反驳道,“比起那些画饼充饥的老板,这些愿意真金白银分享收益的企业家已经难能可贵”。
可以说,这场争议的核心在于对“劳动价值”的不同理解,有评论就精准指出:“如果撒的是应得的工资,那是侮辱;若是额外的奖励,倒不如多来几次。”
那么,撒的钱究竟是工资,还是额外奖励呢?
公开资料显示,影石创新的这款全景无人机产品计划在2026年1月正式发售,目前并未产生实际收入,也就是说,新产品还没有帮公司实现现金回流。因此,在当晚以研发人员为主的团建活动过程中,公司董事长是以个人薪金通过现金红包派发的方式参与互动。
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图源:雷科技
按照这一信息,项目提前达标拿的绩效奖金,属于“超额完成KPI的红利”,员工心里门儿清:这钱现在能提前分到自己手上,哪怕姿势糙点,也比画饼强百倍。
影石创新也对此做了解释和道歉,“是内部拍的视频,活动现场片段流传出去了,可能有被误读风险”,“我们确实是会给激励的,但肯定是正儿八经,老老实实的”。针对这一事件,影石创新还表示,已全面检视内部管理行为规范漏洞,立即强化相关行为规范,维护上市公司的形象。
影石的说明公告/图源: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钱,这种充满视觉冲击力的激励方式,与创始人刘靖康的个人特质一脉相承。这位1991年出生的广东青年,早在南京大学就读期间就因“听按键音破译周鸿祎手机号”的骇俗之举闻名网络。
刘靖康的事业起点是“大学生创业+硬件创业”,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风格,在他24岁创立影石创新后愈发凸显。比如,他会在年会上给员工发汽车,公司还为减肥的人设置了令人心动的奖励。
刘靖康在年会上给员工发汽车
创业三年后,影石创新就成为了全球全景相机出货量第一,打败了在影像产品上积累已久的韩国三星和日本理光。在运动相机领域,2024上半年,影石Insta360超越了老牌厂商GoPro,成为了运动相机品类的全球第一。
一个年轻的创业公司,在一个竞争激烈的赛道里摸索出一个优秀的品类,确实不容易。而这场撒钱的争论背后,藏着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总是消费电子行业整出这种“金钱暴击”名场面?
还记得去年,深圳另一家消费电子品牌安克创新就发出了8亿年终奖,494个员工年收入破百万,在当时也引发了诸多关注。“你必须把钱分给赚这个钱的人,不然他就不会持续帮你赚钱。”这是“80后”北大毕业生、安克创新创始人阳萌的想法。
2024年,安克创新发出了8亿年终奖
那是因为,消费电子行业的竞争从来都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角逐,必须“稳定军心”。
影石创新选择用“撒钱”这种原始却高效的方式庆祝阶段性胜利,是一种激励方式,也是在向团队传递一种紧迫感。
这不是夸张。从内部发展来看,影石创新想要突破全景相机单一品类依赖,将无人机业务发展成它的第二增长曲线。初期资源投入大,公司的短期利润肯定会承压。招股书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影石创新营收为13.55亿元,同比增加40.70%;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减少2.50%,主要在持续推进全新产品线开发、关键技术升级及技术版图拓展,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2025年6月10日,影石在上市公告书中披露报告期内的营收情况
从外部竞争来看,全景无人机是全景相机和无人机的交叉,大疆近期也进入全景相机赛道。刘靖康在7月29日发布朋友圈,称“做无人机的起心动念主要是有市场增量空间”,并称“无比尊重大疆”。这两家企业都是瞄准全球市场的。
一场跨越国界、覆盖全产业链的激烈角逐已经拉开序幕。所以,当有些老板还在空谈“奉献精神”时,影石创新已经在用“高调撒钱”的方式激励员工。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既是给员工的定心丸,也是给竞争对手的隐性示威?
高调画饼,不如高调给钱
称撒钱有些侮辱人的,也没必要上纲上线。进一步讲,其实这是现在职场的新逻辑。
不同于老一代工人对“铁饭碗”的执念,也有别于互联网企业的“996福报论”,新一批年轻企业的年轻员工的职场逻辑,是建立在清晰价值交换基础上的职业尊严。他们不看你办公室多豪华,也不在乎老板会不会讲鸡汤,只关心答应的钱什么时候能兑现。看得见摸得着的激励,比任何企业文化宣讲都更有说服力。
有意思的是,影石创新为了鼓励员工关注自身健康,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推出了“百万减重”挑战赛。规则很简单:全体员工都可报名,报名成功者每减重一斤,即可获得500元的现金奖励。
数据显示,2022年至今,影石“百万减重”挑战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七期,累计发放奖金近200万元。近一年来,共有99名影石员工报名参加,共计减重1900斤,瓜分了100万元现金奖励。
影石“百万减重”挑战赛
安克创新的阳萌也把这套玩得很明白。比如,安克创新会拿出相当比例的股份,给到新兴业务的团队。一些创新的业务会被单独装载到一个子公司,由上市公司安克创新和员工持股平台共同持股。
这个新业务一旦做出利润了,安克创新的员工不仅可以得到工资、奖金和经营成果的分享,还可能收到更大的惊喜——上市公司可以按倍数回购,可是能给团队带来几十亿的回报。这并不是在“画饼”,2022年,安克创新已经按照10倍以上估值回购了公司早期孵化盈利的项目。
也有人说这是“资本的糖衣炮弹”,但换个角度想:比起那些赚了钱偷偷往国外转移资产,对员工哭穷的老板,愿意把钱拿出来分给干活的人,算不算一种进步?
中国制造业憋了太多年的气了。以前我们只能做代工,赚点辛苦钱,老板们也习惯了“抠门文化”。但现在不一样了,影石创新的产品在全球卖得好,安克的充电宝出现在特朗普手上,这些都不是靠廉价劳动力换来的,是靠产品技术和企业制度创新一点一点啃下来的阵地。
特朗普使用安克的充电宝
在影石创新的撒钱事件背后,也隐藏着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代际更替密码。
“60后”企业家常以“家长”自居,习惯用“兄弟情义”维系团队;
“70后”创业者成长于市场经济,擅长制度设计,KPI考核体系是他们的管理利器;
而“80后”“90后”的企业掌舵者,是在互联网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更懂得如何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
从过往的访谈中可以看到,刘靖康是被乔布斯这类企业家所影响的一代。刘靖康就曾表示,“我觉得苹果和索尼有一类特质是我们非常向往的,也希望在非常长远的未来可以一直保持的,就是自己去原创一个东西、原创一个品类。”
在他看来,索尼历史上创造的数码相机,包括苹果创造的iPhone,这些都是历史上别人没有创造过的东西。但他感到比较遗憾的是:“今天当一个公司长大之后会更多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追随者,等一个新东西长到差不多之后再入场,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公司和手机公司都属于这类公司。海外也是这样。”
刘靖康/图源:CEO来信
从他的判断来看,智能硬件领域在2020年之后的四五年,相比于2015到2020年,全新品类的诞生明显少了很多。“我们希望可以保持初心,虽然我们不得不找现成的钉子,但我们还是希望可以一直保持一颗造一把锤子再去找钉子的心。”
刘靖康可能自己都没想到,他这随手一撒钱,撒出了这么多的讨论。在这背后还有硬件产品的新叙事——越来越多企业成为了能拿出核心技术、敢跟全球巨头掰手腕的创新者。
更重要的是,当越来越多的老板学会“高调给钱”,而不是“高调画饼”,中国诞生乔布斯式的企业家可能真的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