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主导,66亿收购方案出炉
沈阳市国有金融资本运营机构——盛京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发起全面现金要约,拟以29.67亿港元收购全部流通H股(每股1.30港元),同时以39.29亿元收购内资股(每股1.20元),合计斥资约66.52亿元人民币。这一收购价较盛京银行最后交易日(8月14日)的H股收盘价1.14港元溢价15.79%,为长期低迷的股东提供了退出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盛京金控已联合沈阳恒信国有资产经营集团等7家国资背景企业组成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方为沈阳市及下属区级国资委。公告明确表示,退市后该行暂无回归A股的计划。
退市根源:融资功能丧失与业绩滑坡
盛京银行解释退市的核心原因在于其港股上市地位已失去实质意义:
交易量几近枯竭:过去90个交易日,H股日均成交量仅占已发行股份的0.0025%,流动性近乎冻结,丧失了股权融资能力。
股价长期低迷:2025年初至停牌前,恒生指数上涨30.05%,内地银行指数涨28.39%,但盛京银行股价反跌4.20%,长期偏离大盘。
东北银行上市阵营溃缩,仅余“孤岛”
盛京银行的退出标志着东北地区上市银行格局剧变:
锦州银行:2024年4月完成退市;
九台农商行:2025年7月公布退市方案,由吉林金控32亿元收购;
哈尔滨银行:成为东北唯一上市银行,但股价长期低于0.5港元,融资功能同样薄弱。
至此,东北地区曾有的四家上市银行中,三家已退市或正在退市,区域银行资本化路径遭遇严峻挑战。
盛京银行的退市流程尚需满足股东投票、监管批准等条件,结果仍存变数。但无论如何,这家万亿城商行的抉择,折射出区域性银行在港股边缘化的生存困境——当上市成为负担,退市反倒成了轻装前行的现实选择。
最后,祝福盛京银行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