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智能化只办三件事:安全、安全、还是安全!”9月5日,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在第五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上的发言掷地有声。
作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的“新央企”首秀,此次大会重磅发布了智能化品牌“新长安·新安全——天枢智能”。朱华荣用一句“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道出了长安在智能化安全领域的底气与实力。
作为天枢智能的重要承载车型,长安启源A06同台全球首秀,通过空间设计、能源动力、数智体验三大领域重构,为主流家庭用户带来四大超配出行体验,彰显长安智能化“富裕仗”的硬实力。
天枢智能体系强化安全出行
长安汽车此次发布的“天枢智能”品牌,标志着这家有着41年造车积淀的企业正式将竞争维度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下半场。天枢智能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极致安全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其核心技术平台可概括为“眼明、脑灵、腿快”三大维度。
随着汽车“新四化”变革深入,安全风险正从传统的物理碰撞向复杂的软件系统和人车交互领域快速迁移。朱华荣在演讲中强调:“伴随科技的快速发展,安全风险正在从传统硬件风险向复杂的软件系统风险不断演变,而安全则是智能化的目标和底线。”
长安汽车创新性地将安全理念从传统狭义的物理防护,扩展为涵盖行车安全、健康安全、心理安全、隐私安全等的“泛安全”体系。这一理念已全面应用于长安智能化技术开发,并实现从感知到决策,再到执行的全面跃迁。
天枢智能的“眼明”系统依托激光雷达精确识别、毫米波雷达穿透雨雾、摄像头多路同看,并全面融合自主开发的视觉语言行动模型(VLA),让车辆无盲区死角,真正实现“眼观六路”。
“脑灵”系统让车辆每天通过百万公里实驾数据自主学习,不仅能识别各种施工路牌,还能像老司机般理解并学习“高速洒落物”、“侧翻货车”、潮汐车道等长尾场景,让避险策略越用越老练。
“腿快”系统基于分布式电驱四轮独立控制,使驱动、制动响应时间低至10ms,比人类眨眼快30倍,让湿滑路面失控风险降低76%;也使爆胎瞬间主动稳控方向,0.1秒内修正轨迹,远超职业车手反应。
这些技术能力支撑了96个功能场景的实现,其中8项为行业首发。这一切的背后,是长安汽车构建的全球领先技术基座:世界领先的SDA中央环网架构、全球最严苛的CA-ITVS新汽车验证体系,以及唯一的“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尖端设施。
启源A06诠释智能化“富裕仗”
作为天枢智能的重要承载车型,长安启源A06的全球首秀成为本届科技生态大会的又一亮点。这款定位为“大美舒享新家轿”的车型,直面家庭用户“既要轿车低趴造型,又要超大空间;既喜欢驾控的快感,也想要照顾家人的舒适”的全面需求。
长安启源A06在SDA天枢架构的加持下实现了三大重构。空间设计重构通过高效集成、材料和结构的创新,使空间利用率提升10%以上,得房率达到惊人的90%,车内空间2168L,足以容纳42个20寸行李箱。
能源动力重构通过碳化硅等新材料和分层极片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充电时间比1.6C缩短了65%,比3C缩短了40%。能耗降低15.7%,搭载的高集成碳化硅电驱,电驱体积同比缩小18%。
数智体验重构通过软件驱动硬件,替换纯粹的硬件堆叠。车控端搭载的车控芯片算力提升了140%,软硬件协同实现毫秒级安全响应。
凭借SDA架构的强大底层支持,长安启源A06配备了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6C闪充,同级领先一代,给到用户“最快1秒1公里”的充电体验。低能耗的车身设计、领先的三电硬件、智慧的能量管理等技术也让长安启源A06能耗更低,纯电续航630km,百公里电耗仅11.3度,算下来1度电能跑10公里,一公里4分钱。
在智能驾驶方面,长安启源A06配备了20万级车型才有的激光雷达,让它有了更强的感知能力和毫秒级风险预判。同时采用SDA“中央+区域”环网电子电气架构,左右区域控制器均搭载英飞凌旗舰“芯”脏TC399,如同拥有双核小脑,不仅拥有澎湃算力,更实现了整车控制双冗余。
安全性能方面,长安启源A06拥有“十横九纵”方舟笼式钢铝混合车身,高强度钢+铝合金占比达82.9%。前双防撞梁设计,主防撞梁采用3mm厚铝合金,结合嵌入式+田字格铝合金吸能盒,碰撞吸能效率提升70%。
电池安全上,长安金钟罩电池包用铝合金构建了“四横三纵”的结构,上下10层防护。电池底部和前方都有铝合金防撞梁保护,还有专门的“目”字形梁架扛冲击,防刮底、防碰撞,再加上24小时监测,30秒内安全风险预警,实现全方位安全守护。
新央企守住安全“底线”
长安汽车在这场科技生态大会上展现的不仅是技术实力,更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生态体系。朱华荣表示:“面对新一轮产业革命,长安汽车坚定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计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截至目前,长安汽车已在16大领域,建成44个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中心,200余个实验室。建成行业唯一的“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下设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测试中心“天枢智能实验中心”,拥有全球仿真测试、人因工程测试等6大集群实验室。
长安汽车坚持开放共赢,已经形成强大的智能化“朋友圈”,与华为共建阿维塔Hi Plus模式,与腾讯共建智能驾驶的数据闭环,与海尔集团协同构建全场景数字化生态体系。
未来布局方面,长安汽车计划到2028年量产下线人形汽车机器人,2030年后逐步向家庭服务机器人拓展;2026年力争实现首款载人飞行汽车产品发布,2028年实现量产交付,2035年构建低空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这些布局展现了长安汽车作为“新央企”的远见与担当。长安汽车正在从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以“引领汽车文明,造福人类生活”为使命,坚守“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结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长安汽车通过天枢智能技术品牌的发布,展示了企业在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储备。启源A06作为首款应用车型,体现了长安将技术创新转化为产品竞争力的尝试。
随着汽车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长安汽车作为"新央企"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仍需持续观察。天枢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和用户体验,将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


天枢智能体系强化安全出行
长安汽车此次发布的“天枢智能”品牌,标志着这家有着41年造车积淀的企业正式将竞争维度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下半场。天枢智能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极致安全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其核心技术平台可概括为“眼明、脑灵、腿快”三大维度。

长安汽车创新性地将安全理念从传统狭义的物理防护,扩展为涵盖行车安全、健康安全、心理安全、隐私安全等的“泛安全”体系。这一理念已全面应用于长安智能化技术开发,并实现从感知到决策,再到执行的全面跃迁。

“脑灵”系统让车辆每天通过百万公里实驾数据自主学习,不仅能识别各种施工路牌,还能像老司机般理解并学习“高速洒落物”、“侧翻货车”、潮汐车道等长尾场景,让避险策略越用越老练。
“腿快”系统基于分布式电驱四轮独立控制,使驱动、制动响应时间低至10ms,比人类眨眼快30倍,让湿滑路面失控风险降低76%;也使爆胎瞬间主动稳控方向,0.1秒内修正轨迹,远超职业车手反应。

启源A06诠释智能化“富裕仗”
作为天枢智能的重要承载车型,长安启源A06的全球首秀成为本届科技生态大会的又一亮点。这款定位为“大美舒享新家轿”的车型,直面家庭用户“既要轿车低趴造型,又要超大空间;既喜欢驾控的快感,也想要照顾家人的舒适”的全面需求。

能源动力重构通过碳化硅等新材料和分层极片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充电时间比1.6C缩短了65%,比3C缩短了40%。能耗降低15.7%,搭载的高集成碳化硅电驱,电驱体积同比缩小18%。

凭借SDA架构的强大底层支持,长安启源A06配备了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6C闪充,同级领先一代,给到用户“最快1秒1公里”的充电体验。低能耗的车身设计、领先的三电硬件、智慧的能量管理等技术也让长安启源A06能耗更低,纯电续航630km,百公里电耗仅11.3度,算下来1度电能跑10公里,一公里4分钱。

安全性能方面,长安启源A06拥有“十横九纵”方舟笼式钢铝混合车身,高强度钢+铝合金占比达82.9%。前双防撞梁设计,主防撞梁采用3mm厚铝合金,结合嵌入式+田字格铝合金吸能盒,碰撞吸能效率提升70%。

新央企守住安全“底线”
长安汽车在这场科技生态大会上展现的不仅是技术实力,更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生态体系。朱华荣表示:“面对新一轮产业革命,长安汽车坚定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计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长安汽车坚持开放共赢,已经形成强大的智能化“朋友圈”,与华为共建阿维塔Hi Plus模式,与腾讯共建智能驾驶的数据闭环,与海尔集团协同构建全场景数字化生态体系。

这些布局展现了长安汽车作为“新央企”的远见与担当。长安汽车正在从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以“引领汽车文明,造福人类生活”为使命,坚守“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结语:

随着汽车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长安汽车作为"新央企"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仍需持续观察。天枢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和用户体验,将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