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何建军针对机器人行业发表了看法。他指出,机器人研发应当紧密结合具体场景,而非空谈宏大概念,“机器人未必非得像人,人形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方向,并非每个企业都必须做机器人。当前最需要的,是能够在特定场景中实现智能化功能、替代部分人工劳动的智能装备。”
在他看来,机器人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存在一定概念炒作现象,行业发展需要从实际场景出发,通过持续运营推动技术迭代,例如“举办的几场机器人展览会上,拿机器人来赛跑,没有什么意义,不如机器人来做一顿饭,更有实用价值。”
在关注机器人投资及运用过程中,他发现,目前的机器人最大的障碍是产品的场景适用性不够,经常出现机器人运行故障,厂家又不能及时提供维修服务。在最初切入行业时,很多客户反馈使用体验很差,机器用几天就停摆,维修周期长。于是,他将业务转向了机器人的运营和租赁,一方面降低客户的使用门槛,另一方面也能积累真实场景的数据。
何建军提到,他们在机器人领域搭建了一个机器人运营公司,将产品租赁给客户,目前与物业管理公司有较多合作,覆盖防火、保洁、巡逻等不同场景。比如巡逻机器人,可以检查车辆是否违停等,“价格对标同类人工的月薪,但这不用有社保开支,也不用提供住宿”,颇受物业公司欢迎。
关于行业未来发展,他认为不同场景的成熟速度将存在显著差异:“巡逻、保洁等简单场景,预计三年内可实现无人化运营;而在家庭养老服务等复杂场景中,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成熟。”
他指出,家用机器人面临场景复杂、数据积累不足的挑战,例如“洗衣服”这一行为,就涵盖操作洗衣机、取衣、晾衣、收衣等多个环节,实现难度较高。
对于普通人如何参与机器人行业,他坦言机会不多,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与应用门槛,普通个人难以直接介入,“一般投资者更适合通过股票等方式间接参与”,而对大众来说,更应关注如何提升自身技能,避免被自动化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