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行业] 10月21日~24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5)在中国重庆·科学会堂召开。SAECCE 2025通过汇聚行业智慧、展示前沿技术、搭建合作桥梁,并携手全球汽车科技力量,服务全球汽车科技发展,共创世界级汽车科技创新平台。
在SAECCE 2025于10月22日下午召开的“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骏进行开场致辞。他在致辞中指出,“十四五”以来,中国汽车产业产销规模大幅提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卓有成效。
李骏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向纵深演进,对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颠覆性影响,汽车迎来从产品功能属性到产业链环节要素、再到产业生态系统的全面变革,其中既蕴藏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他同时认为,汽车产业变革已拓展至全局,发展机遇大于困难挑战,需要高水平协同创新以应对市场变化。
以下为演讲实录(汽车之家精编):
尊敬的田世宏副局长、马震副市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同各位再次相聚山城重庆,参加2025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向出席本次大会的各位领导、各界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四五”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引领和推动汽车产业发展质效跃升,有力支撑汽车强国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
一是产销规模大幅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产量、销量双双突破3100万辆,创造历史新高,连续16年居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由2020年的不足140万辆,提升到2024年的接近1300万辆,市场占比也由5.4%提升至超过40%。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达到2400万辆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超过46%,市场增速达到约35%。
二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过去五年,我国混动专用发动机有效热效率持续提升,动力电池单体成本降低30%,快充能力提升至4C及以上倍率,固液混合电池、分布式电驱动系统等加速突破应用,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续驶里程达到500公里,提升30%以上,L2级辅助驾驶功能在乘用车占新车中的应用比例,已由约16%提升至超过60%。
三是生态建设卓有成效。我国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配套完整、韧性强劲的汽车产业体系,形成了丰富多元的创新场景、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换电模式应用、智能网联汽车上路通行、车路云协同发展等多方面开展了前瞻试点,为汽车前沿技术突破应用、迭代升级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基础条件。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向纵深演进,正在对汽车产业发展带来颠覆性影响,汽车迎来从产品功能属性到产业链环节要素、再到产业生态系统的全面变革,其中既蕴藏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借此机会,我想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第一,产业变革已拓展至全局
电动化、低碳化技术进入发展快车道,推动车用能源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技术快速迭代、深度赋能,推动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具备自进化、自迭代能力的具身智能体转型升级,带来技术创新范式、生产制造方式、销售服务模式的重大变革。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汽车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向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拓展,驱动汽车产业生态全面重塑,将显著影响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二,发展机遇大于困难挑战
汽车产业变革浪潮汹涌,对政府产业管理方式、行业支撑协调能力、企业竞争合作关系等提出新的要求。但更应当看到,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远大于挑战。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推广,将带来规模空前的增量市场,并带动锂电池、清洁氢能等多个万亿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落地,将推动汽车产业价值重心向智能出行服务、智能座舱服务等环节转移,催生全新商业模式,打造新的价值增长极。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带动跨行业主体深度参与产业发展,通过跨界融合、资源集聚,进一步拓宽增长空间,提升发展质效。
第三,高水平协同创新是应变之策
面对产业百年发展变革,任何单一主体都难以独立应对,亟需建立和完善上下游贯通、产学研协同、跨领域融合的创新发展生态体系,高效整合资源要素,汇聚各方互补优势,以高水平协同创新为引领,合力研发新技术、探索新模式、打造新业态,共同突破转型升级发展中的问题挑战,确保产业在百年巨变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为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愿立足行业人才托举者、科技发展引领者、协同创新推动者、汽车文化普及者的使命定位,围绕学术交流、战略研究、协同创新、人才托举等方面统筹开展以下重点工作,引领和支撑各方加速聚集创新发展合力,共同推动产业迈向更为稳健、更为韧性、更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一是提升学术发展引领能力。加强各类学术活动和科技期刊的顶层设计与协同融合,推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AITX”汽车创新技术展等平台建设,打造世界一流汽车科技期刊品牌,不断拓展汽车学术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建立健全高层次、多形式的学术交流生态体系。
二是不断推进创新路标建设。今天下午,我们即将面向全球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的成果,为产业未来十五年的创新发展之路提供方向指引。未来,我们将组织行业力量持续推进路线图的深化研究与迭代发展,加强以路线图为核心的科技趋势预见、技术路线研判、技术进展评估等工作,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三是大力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学会国家级创新平台联合体、创新联盟作用,引导产学研、跨行业力量协同推动基础前沿领域、交叉融合领域技术创新。大力推进中国CSAE团体标准建设发展,不断提升技术标准的前瞻性、引领性。推动构建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平台,为上下游深化创新合作提供关键支撑。
四是支撑行业创新人才培育。面向产业变革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力推动智能电动车辆一级学科交叉建设,推进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同时不断提升技能培训、专业赛事的规模质量,提高人才奖励举荐工作的及时性、精准性、长效性,支撑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供给,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重庆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不断强化产业创新、深化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生态,产业发展已走在全国前列。
面向未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愿持续深化与重庆各界的务实合作,助力重庆汽车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同时,我们将充分发挥国家级汽车行业组织的桥梁枢纽作用,助力各方在产业变革中共享发展机遇,携手应对挑战,汇聚起推进产业高水平自主自强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澎湃力量,为加快建设汽车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再次向出席大会的各方领导、各界来宾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大家在本届年会中都能有所收获,不虚此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