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投顾公司拒绝退款的无理要求,官方回应:只要证据确凿,服务费可以要回!
"我真是瞎了眼,怎么会相信他们说的'稳赚不赔'!"广州的刘阿姨(化名)一边翻看着手机里的转账记录,一边懊恼地拍着大腿。这位退休教师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28万元养老金,在短短三个月内就被一家持牌投顾机构的"高级理财顾问"忽悠得所剩无几。
一、高收益承诺背后的陷阱
事情要从去年冬天说起。刘阿姨在浏览财经资讯时,偶然看到一个"股市掘金"的广告页面,上面赫然写着"跟随专业团队,月收益30%不是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填写了联系方式。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一位自称"王经理"的电话。
"阿姨侬好呀,阿拉是XX证券投资顾问公司的。"电话那头带着浓重的上海口音,语气热情得让人难以拒绝,"最近我们有个特别好的项目,专门针对像您这样的稳健型投资者,年化收益保底都有60%呢!"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刘阿姨被拉进了一个名为"财富自由之路"的微信群。群里每天都有所谓的"老师"分享炒股心得,还有不少群成员晒出盈利截图。看着别人动辄几万、十几万的收益,刘阿姨终于心动了。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步步升级的"会员服务"
起初,刘阿姨只是购买了5888元的"基础会员服务"。但很快,"王经理"就开始游说她升级为"钻石VIP会员",声称可以享受"内部消息"和"一对一指导"。
"阿姨,您看上周我们推荐的XX股票,三天就涨了15%。要是您当时是钻石会员,这波行情不就抓住了吗?"在对方连番攻势下,刘阿姨又追加了5万元的会员费。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承诺的那样发展。成为"钻石会员"后,刘阿姨收到的所谓"内部消息"要么是已经公开的信息,要么就是一些高风险的小盘股推荐。更让她气愤的是,当她提出质疑时,对方的态度立刻180度大转弯。
"现在想起来,他们就是典型的'杀猪盘'套路。"刘阿姨苦笑着说,"先给你点甜头,等你上钩了就开始收割。"
三、维权路上的转机
在连续亏损后,刘阿姨决定终止服务并要求退还部分费用。但投顾公司以"服务已提供"、"市场有风险"为由断然拒绝。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女儿帮她联系到了专业维权团队。
"其实像刘阿姨这样的情况很常见。"维权顾问小李告诉我们,"很多投顾公司利用投资者对专业机构的信任,通过夸大收益、隐瞒风险等方式诱导客户购买高价服务。但只要证据充分,通过正规渠道还是可以争取到合理补偿的。"
根据《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投顾机构在开展业务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如果存在违规行为,投资者有权要求退还相关费用。
四、如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 保存完整证据链:包括合同、付款凭证、聊天记录、推荐股票记录等
- 梳理服务过程:重点记录对方承诺的收益、风险提示等内容
- 寻求专业帮助:通过正规渠道反映问题,避免二次受骗
"我们帮刘阿姨整理了一份详细的投诉材料,包括23页的微信聊天记录和8次电话录音。"小李说,"最终经过协商,对方同意退还大部分服务费。"
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数据显示,近年来投资咨询领域的纠纷呈上升趋势,其中近四成与服务质量或承诺不符有关。
投诉类型 | 占比 | 平均涉案金额 |
---|---|---|
收益承诺不兑现 | 42% | 8.7万元 |
服务质量不达标 | 35% | 5.2万元 |
强制升级服务 | 15% | 12.3万元 |
其他 | 8% | 3.8万元 |
五、给投资者的建议
- 理性看待收益承诺: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所谓"稳赚不赔"都是骗人的
- 核实机构资质: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投顾机构备案信息
- 细读合同条款:特别注意免责条款和服务内容的具体约定
- 量力而行:不要投入全部积蓄,更不要借钱投资
如果您也遇到了类似问题,不要慌张。保留好证据,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很多情况下是可以挽回部分甚至全部损失的。记住,投资有风险,选择服务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不当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成功退费后再收费,零风险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