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9000人,互联网龙头也扛不住了

维权提醒: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虚假宣传、诱导交费导致亏损,别放弃!立即联系小羊维权(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专业团队帮你讨回公道!
📞立即免费咨询退费

作者:枫叶

来源:正商参阅

天下苦微软久矣!

当年,Windows的一家独大,让微软凭着版权赚得盆满钵满。可垄断并不是技术的进步,反而是社会生态的倒退。

缺乏竞争对手的Windows,近些年来备受诟病,界面设计混乱、动画卡顿、内存占用高、深色模式适配等问题不断,另外还有强制更新可能导致蓝屏、驱动丢失或设置被重置等风险,更别说Windows 11取消对安卓生态兼容后,进一步引发不满,不少用户因无法忍受其诸多问题而选择切换到其他操作系统。

有数据显示,过去3年,Windows的用户流失了4亿,损失了30%以上。

作为微软的王牌产品,Windows的羸弱表现直接影响到了其内部稳定,恰逢AI热潮袭涌,裁员就成了微软应对变革的第一反应。

上万人的被迫离开,侧面也印证了巨头下山的无奈。

而大洋彼岸的东方,一场操作系统的“革命”正在爆发。

从“备胎”计划到“纯血”生态,鸿蒙在混沌中破晓,在摸索中逐步进化,国产操作系统正在崛起!

数字时代,没有自主操作系统,就如同大厦没有地基。

万物互联时代,鸿蒙正在创造我们共同的“神话宇宙”。

01

AI在带来革新的同时,大厂裁员潮也有了苗头。

当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微软正以史上罕见的速度裁员。

投资家网获悉,美国微软公司拟裁员大约9000名员工,主要影响销售、市场、游戏与客户支持部门等,涉及全球多个地区。

这将是微软自2023年裁员1万人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该企业最近数月以来第三轮裁员,上万怀揣着梦想的人,被迫离开这家来自硅谷的世界科技龙头。

可笑的是,大规模裁员的微软还在为市值登高而狂欢。

截至当地时间7日收盘,微软股价为497.72美元/股,市值高达3.6993万亿美元,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曾几何时,进入微软这样的顶尖科技公司,代表着职业的稳定和光明的前景,是无数程序员梦寐以求的理想归宿。

如今,随着行业环境的剧烈变化和企业战略的调整,微软又一次大规模裁员,让不少人开始意识到——在美国科技巨头工作的“安全感”正在被一点点侵蚀。

对那些在微软效力多年的老员工来说,离开这样的转变格外难以接受,情感的牵绊、“被时代淘汰”的无力感,很多人都难以释怀。

微软这次的借口非常“高级”,嘴上说着裁员的核心理念是“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敏捷性”,可实际上却是重点向AI靠拢。

据了解,微软正在要求部分管理者根据员工在内部使用 AI 工具的情况来评估其工作表现,并考虑在下一财年的绩效考核中,正式加入与 AI 使用相关的考核指标。

微软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像电力一样,为社会带来根本性的变革。随着人工智能技能变得像十年前的编程技能一样宝贵,行业内部也将发生变革。

02

为什么微软如此地“急功近利”?因为变革还未真正开始,微软就已经吃到了AI的红利。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微软正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公司20%到30%的代码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AI正逐步替代部分岗位职能,特别是在软件工程、客服和项目管理等领域。

可以看出,AI技术本身正在改变人力需求结构,AI革命下人力资本可能要重构!

微软怎会放过继续霸占互联网龙头的机会,重磅压注AI。

2025财年,微软计划向AI算力领域投入800亿美元巨资,大规模采购英伟达GPU、扩建AI数据中心。

如此重资产投入直接导致资本支出飙升——2025财年第三季度已达214亿美元。

有专业分析师预测,到2032年,全球企业AI支出将达到惊人的1.8万亿美元,占整体科技开支的14%-16%。对微软而言,这种投入强度已接近财务承受极限——其资本支出占比已逼近营收的20%,远高于传统IT企业的安全水位。

所以说,微软大规模裁员的背后,是一场耗资巨大的AI军备竞赛。

为了在 AI 竞赛中占据优势,各硅谷大厂正拼命压缩开支,而裁员仿佛就成了最好的“解药”,既能降本又能对外展示AI“成效”。

当科技巨头每年豪掷数百亿美元争夺AI霸主地位时,“AI替代”趋势在硅谷盛行,人力资本正从资产变为调整项。

03

谷歌超过25%的新代码是由人工智能编写、Salesforce公开承认AI工具使其缩减了招聘规模、亚马逊推出更多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代理......Meta将裁员约5%的“表现最差”员工,谷歌裁减了数百名员工,亚马逊图书部门裁员,早些时候已经解雇了设备和服务部门的员工以及通信人员。

不完全统计,Meta、谷歌、亚马逊过去两年累计裁员超过10万人,均强调将资源向AI领域集中。老牌厂商如戴尔、甲骨文选择“以空间换时间”,通过低利润率基础设施业务抢占AI市场份额。

一边裁员,一边强制留任员工提升 AI 使用效率,正在成为硅谷科技巨头的标准动作。

微软大裁员,虽说暂时有能力在AI投资与成本优化之间实现动态平衡,但这场组织重构能否真正释放创新潜力充满未知,而在操作系统这一腹地微软却是经历着重大挑战。

在PC领域,微软的windows一直是王者般的存在,最高峰时,在PC领域占有95%以上的份额。

不过后来,随着苹果的MacOS发力,还有各种linux版本,特别是国产鸿蒙系统的崛起,微软的市场份额越来越低。

目前在整个PC市场,windows的份额,已经低于90%了,且还在持续下滑,趋势越来越不妙。

22年的时候,微软就宣称Windows已拥有 14 亿月活跃用户,可前不久微软显示仅有10亿台月活跃设备运行 Windows 系统,短短3年多,4亿Windows PC“蒸发”?

究其根本,安全漏洞频发、占用资源较多、系统臃肿且复杂、许可证费用较高、用户定制性有限等问题都限制了Windows的增长。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曾被用于描述节俭生活的俗语,恰如Windows近些年在版本升级换代上的真实写照。

在生成式AI应用井喷的当下,Windows系统已经开始表现得力不从心,PC操作系统必须做出些底层的改变。

04

值得一提的是,鸿蒙电脑的出现,算得上是在试图重新定义个人电脑产品。

“鸿蒙(HarmonyOS)”,是华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名称取自《道德经》中“一生万物,万物归一”的思想。

鸿蒙操作系统立项于2015年,2019年正式对外发布,之后5年的时间,其智能手机和IoT设备的累计用户突破10亿。

去年10月,鸿蒙系统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次更新,因为不再依赖Unix和Linux内核也不再兼容安卓,这一版本的鸿蒙也被外界称作“纯血”鸿蒙。之后,其用户装机量也在呈指数级上升。

生态是操作系统的关键,重构一个生态,比重建一个操作系统难很多。

截至 2025 年 6 月,华为开发者联盟注册开发者数量已达800 万,开发者提交版本数 27 万+,其中鸿蒙版微信就提交了 100 多版;鸿蒙应用和元服务数量已经超过 30000 个,覆盖 TOP 5000 应用,足以满足用户 99.9% 的使用时长…… 仅仅这些就足见鸿蒙生态之强大。

鸿蒙电脑”的发布,可以看作是“鸿蒙全生态”下的最后一块拼图。

2025年5月8日,在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上,鸿蒙操作系统首次在电脑端亮相。

鸿蒙电脑的问世,除了重塑PC行业竞争格局,推动国产操作系统在此领域踏出自主可控的一步,更大的价值在于,它回应了市场对高效设备软硬件和连接协同的需求。

从这个意义看,鸿蒙电脑也许可以传统笔记本电脑的固化形象,为产业界内外提供出更具革命性的新方案。

回顾鸿蒙的发展历程,从依赖移动市场的主流系统安卓,到兼容安卓,再到彻底放弃安卓,鸿蒙的历史,可以说是国产操作系统的突围史,也是国产操作系统的创新史。

尽管鸿蒙目前还需跨越用户习惯与海量生态壁垒,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国产操作系统正在崛起,正开启自主可控的新篇章。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真正改变世界的力量,不是烟花式的瞬间爆发,而是漫山遍野持续生长的生命力!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裁员9000人,互联网龙头也扛不住了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