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神奇"投顾软件失灵后:一位老股民的维权实录
"每天三支涨停板,年化收益超300%!"——看到这样的宣传语时,上海股民老张(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因此陷入一场长达半年的投资困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年,我们一起踩过的投顾"坑"。
一、从天而降的"财富密码"
去年三月,老张在某财经论坛看到一则弹窗广告:"XX智能投顾系统,AI算法捕捉主力动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第二天就接到自称"王经理"的电话:"张老师,我们这套系统跟普通软件不一样,是跟券商研究所深度合作的..."
对方发来的案例截图确实诱人:某客户3个月收益达178%,还附上了"客户感谢信"。老张花了28,800元购买了半年的"至尊版"服务,却不知这正是烦恼的开始。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光鲜外表下的"套路"清单
使用软件两周后,老张发现所谓"AI荐股"竟与免费软件大同小异。更蹊跷的是,每次他提出质疑,对方就会搬出新的"增值服务":
- "内参升级"套路:"普通版本只能看到基础信号,要解锁主力资金动向需要加购9,800元的机构版"
- "老师带队"话术:拉入所谓"私募操盘群",但推荐的股票总是高位接盘
- "成功学洗脑":群里每天晒盈利截图,实际都是模拟盘数据
"侬晓得伐?后来我才发现他们推荐的股票,十个里有八个第二天就低开。"老张用上海话吐槽道。当他要求终止服务时,对方却拿出合同里"概不退款"的条款。
三、破局关键:抓住这些违规点
通过专业人士指导,老张整理出该投顾公司的几处明显问题:
违规类型 | 具体表现 | 维权价值 |
---|---|---|
夸大宣传 | 承诺"100%准确率" | ★★★★★ |
服务不符 | 实际未提供AI选股功能 | ★★★★ |
诱导消费 | 虚构"限时优惠"话术 | ★★★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机构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未完整揭示风险"、"未妥善保存营销记录"等合规瑕疵。这些都可能成为协商的重要筹码。
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经过21天的努力,老张最终拿回了70%的费用。他总结出三条实用建议:
- 证据要全:保存所有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宣传材料
- 诉求要准:不要笼统说"被骗",要指出具体违规点
- 方式要活:先通过官方渠道投诉,再考虑其他途径
"早晓得就应该先查查他们之前的投诉记录,"老张感慨道,"现在想想,那些拍胸脯保证收益的,十个有九个都不靠谱。"
五、您也可能遇到这种情况?
如果您近两年:
✓ 购买过声称"稳赚不赔"的投顾服务
✓ 被诱导不断升级更贵的服务套餐
✓ 发现实际效果与宣传严重不符
不妨先做个简单的自查:
1. 翻出当时签署的合同,查看退费条款
2. 整理与业务人员的所有沟通记录
3. 核对宣传材料与实际服务的差异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记住,市场上没有"稳赚不赔"的神器,但遇到问题时有理性维权的途径。投资路上,既要擦亮眼睛,也要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