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投顾承诺变成"空头支票":一位普通股民的维权之路
"老师说了包赚的呀,现在亏掉我半套房子首付,这叫啥事体啦!"(上海话)
张明(化名)盯着手机里不断跳水的股票走势图,手指微微发抖。三个月前,某持牌投顾机构的"金牌分析师"在直播间信誓旦旦承诺:"跟单操作三个月收益不低于30%",现在他的23万本金只剩不到9万。更让他心寒的是,当初热情似火的投顾经理现在连微信都不回了...
一、温柔的陷阱:那些年我们听过的"美丽承诺"
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李姐告诉我:"十个投顾纠纷,九个都是从'稳'字开始的"。常见的套路包括:
- "躺赚"话术:"这只票我们调研三个月了,主力已经建仓完毕"
- 饥饿营销:"今天最后3个VIP名额,错过这波行情再等半年"
- 虚假战绩:PS过的盈利截图,号称"上周会员平均收益18%"
广东的刘叔(化名)就遇到过更隐蔽的套路:"他们先给几个甜头,等你加大资金后就开始连环踩雷,跟打麻将'养猪杀'一个道理"(粤语)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破局关键:三步锁定"维权密码"
(1)证据固化要趁早
- 保存所有聊天记录(特别是收益承诺)
- 导出银行流水标注服务费支付记录
- 录制直播间/荐股视频(带时间戳)
(2)找准谈判突破口
大多数持牌机构最怕客户掌握这些证据:
- 未签署风险提示书
- 服务内容与合同不符
- 营销人员无从业资格
(3)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去年帮助杭州王女士(化名)追回16.8万的服务费时,我们就是抓住对方未提供《投资建议书》的硬伤,从首次接触到退款到账只用了11天。
三、这些误区让你错失良机
❌ "钱不多算了" → 5万以下的小额投诉反而更容易快速解决
❌ "自己找公司闹" → 非专业沟通可能被录音反制
❌ "时间太久放弃" → 法定追诉期远比想象的长
四川的赵哥(化名)最初也觉得"权当交学费了",后来发现同期受损的股友通过系统维权要回了大部分款项,后悔得直拍大腿:"早晓得嘛,就该早点行动!"(四川话)
四、维权路上的暖心提示
- 保持冷静:情绪化沟通反而会拖慢进程
- 合理预期:根据证据强度确定可追回比例
- 防范二次伤害:警惕"保证100%退款"的新骗局
最近处理的案例中,有位退休教师通过我们帮助拿回了之前支付的8万元服务费。老人特意发来感谢信:"本来都不抱希望了,没想到还能挽回养老钱..."
如果您也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做个专业咨询: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