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投顾引导操作后,别急!三步教你合法追回,避免成为下一个"韭菜"!
"王师傅,这支票明天必涨20%,现在补仓还来得及!"去年三月,上海股民老李(化名)收到投顾老师这条微信后,毫不犹豫地追加了15万。结果呢?三天后股价腰斩,所谓的"内幕消息"成了笑话。这可不是什么野鸡公司,而是某持牌投顾机构(详见处罚文书)的"高级理财顾问"在操作...
一、这些"坑"你踩过几个?投顾服务常见套路盘点
"阿拉上海人讲'钞票要看得牢',但遇到穿西装打领带的'专业人士',很多人就放松警惕了。"从业八年的金融维权顾问小杨告诉我们,近七成投顾维权案例都始于这三个甜蜜陷阱:
- "稳赚不赔"的温柔陷阱
"年化36%保底收益"、"跟着操作包赚"...
这类承诺在持牌机构中虽明令禁止,但换个说法照样流行。杭州张女士(化名)就被"年收益不低于30%"的说辞吸引,支付了6.8万服务费,结果三个月亏损超40%。 -
"信息轰炸"制造焦虑
• 早盘前:紧急建仓通知
• 午间休市:未接来电+未读短信轰炸
• 收盘后:持仓诊断报告标满"高危"警示
深圳的90后股民小王(化名)坦言:"每天十几条推送,不按他们说的操作就心慌,跟中了邪似的。" -
"成功案例"的障眼法
某涉事机构内部培训资料显示,其要求业务员:"客户问起成功率,就发三个月前的涨停板截图,切记打上'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的水印"——既营造赚钱假象,又规避法律风险。
二、三步维权法:这样操作更有效
第一步:证据固定要趁早(黄金72小时原则)
广东维权专家阿强说:"饮茶先啦!但证据唔等人(粤语:先别急,但证据不等人)"。建议立即:
- 截图所有聊天记录(特别注意带收益承诺的内容)
- 保存服务协议电子版(重点看免责条款)
- 导出全部交易记录(显示操作时点与建议的关联性)
第二步:有理有据的沟通
成都的周先生(化名)分享经验:"莫急到跳脚(四川话:别急着发火),把亏损账单和他们的承诺放一起,客客气气问'老师,这个情况咋个解释嘛?'"通常这时对方会主动提出部分服务费返还方案。
第三步:专业协助更省心
当自行沟通未果时,可寻求专业团队协助。去年某案例显示,通过系统梳理《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12条关于"适当性义务"的规定,南京吴女士(化名)最终与机构达成和解。
三、防坑指南:四个必问问题
下次遇到投顾推销时,不妨先问清楚:
1. "您说的这个策略,过去12个月的实际达标率是多少?"
2. "如果连续三个月跑输大盘,有什么补偿机制?"
3. "服务协议里哪些情况属于免责范围?"
4. "操作建议与研究员资质如何挂钩?"
记住,真正合规的机构从不回避这些问题。就像上海老股民说的:"掼浪头(吹牛)的投顾,十有八九要豁边(出问题)!"
您也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
如果近五年内:
✓ 支付过万元以上的投顾服务费
✓ 按建议操作却严重亏损
✓ 发现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