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富得流油的无锡人,都养不起这家宝马4S店了”
无锡宝马4S店信宝行,最近被爆展厅人去楼空了。
有车主在社交媒体表示,终身保养券作废了。
但宝马4S店闭店,似乎也难以再成为新闻。
毕竟当宝马全球首家5S店北京星德宝,在去年突然闭店时,已经引发了足够多的眼球。
神不能流血。
当星德宝这个全球头一个宝马5S店都扛不住时,其他宝马4S店的关闭也难以引起波澜。
不过无锡信宝行依然让人唏嘘。
毕竟这是长三角的膏腴之地。
但这也说明,宝马可能已经不再是富裕人群的首选了。
宝马的闭店瘟疫,是从星德宝开始才受到关注。
现在显然蔓延了。
作为“宝马5S店祖师爷”,2024年9月星德宝的陨落具有特别意义。
这个曾投资3.2亿、占地2.2万平方米的庞然大物,最终因拖欠工资、资金断裂黯然离场。
除了这个无锡信宝行之外,东莞宝信,廊坊燕宝,成都运通,厦门中宝……都陷入了 闭店漩涡。
对于4S店而言,生意不好就闭店,拍屁股走人,甚至可以换个招牌继续干。
比如星德宝那个原址,由比亚迪租下。
但最倒霉的还是车主。
因为车主买了保养券,现在无处可以消费。
当然,厂家可以把一些服务转移到其他4S店。
但因为有的客户是在店内买服务,就导致无法获得补偿。
对于用户体验而言,这是毁灭式打击。
要知道买宝马的基本都是成功人士,他们不差钱,却看重体验。
现在别说体验了,连保养都麻烦了。
闭店对于品牌而言,并不简单,甚至可能会导致反噬。
首先,这是销售渠道的损失。
少了一家店,就少了一个进货渠道,也就无法触达周围区域的潜在客户。
同时,售后断供,导致车主变难民。
这是口碑的崩坏。
这还具有示范效应,已经不仅仅是一个4S店的负面影响了。
比如去年星德宝闭店,极大挫伤了宝马的潜在客户。
设想一下:连宝马的旗舰5S店都经营不下去,其他店呢?
某种程度上,这类似于破窗效应。
每一个宝马4S店闭店,都会对当地的消费者造成负面情绪。
这让品牌忠诚度受到了影响。
而所有这些负面因素集合在一起,让宝马的销量遭遇了困境。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宝马中国销量为31.7862万辆,同比暴跌15.5%,成为宝马全球主要市场中降幅最高区域。
这形成了一个死亡螺旋——4S店闭店-用户体验降低-下一台车不再买宝马-宝马整体销量下滑。
现在的问题是,宝马为何会落到这一步?
感觉三个字可以形容——慢、乱、傲。
总体而言,宝马的电动化龟速,让不少人失望。
当问界M9搭载192线激光雷达时,宝马i3还在用“油车底盘+电池包”糊弄事。
结果显而易见,去年宝马i3表演“过山车式降价”,据说最低裸车价仅18万,比比亚迪海豹还便宜。
糟糕的是,宝马还经历了一波有关价格战的骚操作。
有那么一段时间,宝马称“绝不参与价格战”。
这让宝马瞬间成为反价格战阵营的旗手,收获了不少赞誉。
有些车主冲着宝马的硬气,开始入场抄底宝马车。
但无语的是,后来宝马继续参与价格战。
这让此前支持宝马的消费者变成了大冤种。
对于宝马而言,新势力围剿非常可怕。
因为这些造车新势力,不但抢你客户还抄你家,对宝马等传统豪车形成全方位碾压。
冰箱彩电大沙发,以前别视为奇技淫巧,但用户就是喜欢。
不过这只是开胃菜。
以问界M9为例,华为ADS 3.0实现无图城市智驾,销量连续破2万。
乐道L90直接爆单,就是一个字“大”。
当然宝马也反击了。
比如在南京设立研发中心,以及合作Momenta,打造智能驾驶辅助“中国方案”,等等。
宝马作为当年的老师傅,如今要花钱交学费。
但感觉,略微有点晚啊。
渠道方面宝马同样被颠覆。
中国的新势力,纷纷在商场里卖车,就像卖奶茶,00后边喝喜茶边试驾。
这让宝马的4S店体系显得笨拙、过时且老态龙钟。
最厉害的是,新势力直营模式三杀4S店——价格透明、服务直达、体验革新。
所以如果宝马在这场PK中输了,那也是输给了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竞争者。
通俗地说,就是输得不冤。
从这个角度看,无锡信宝行不是第一个闭店的宝马4S店,估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一切都很唏嘘。
“这里曾卖过尊贵的宝马,现在却空廊回响似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