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提醒: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虚假宣传、诱导交费导致亏损,别放弃!立即联系小羊维权(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专业团队帮你讨回公道!
📞立即免费咨询退费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谁在栽赃,谁在陷害”。
最近,电视剧《以法之名》很火,这句出圈台词名场面,至今仍是短视频的流量密码,剧中的万海案错综复杂,但在里面可以看到不少现实原型。
其中就有著名的“李途纯案”。
李途纯是太子奶的创始人,90年代从国企下海,通过卖挂历赚到了第一桶金。
1996年,他在湖南株洲,建立了太子牛奶厂,生产乳酸菌牛奶。
那会儿,产品想出圈,就得打广告,电视广告的洗脑能力最强,而电视广告里面,央视广告最贵,但是效果也最好。
1997年,央视广告招标,没有入场券的李途纯带着20万去了,而混进去的李途纯看上了《天气预报》前5秒的黄金时段。
竞争很激烈,价格很快就喊上去了,场上都是知名品牌,根本没人知道太子奶,李途纯都没跟公司商量,就开始叫价,手里只有20万的李途纯,50万起跳,最终88888888元成交,成为食品饮料标王。
8888万,啥概念呢?大约是太子奶全部资产。
但是,成为“标王”之后,故事就不一样了,银行开始给太子奶贷款,最后,广告费都是靠银行贷款支付的,但是,这一波,直接让太子奶爆了。
“每天喝瓶太子奶,天天补充乳酸菌”,这句话从株洲走向全国,当年就直接带来1亿的订单。
10年之后,太子奶营收20亿,市占率76.2%,全国乳酸菌行业全国断层第一。
越来越好的太子奶,也搞了不少副业,超市、辣酱、房地产,只是副业不咋赚钱,还得吸血,让太子奶对资金的需求很大。
这个时候,各路资本也盯上了太子奶,比如雀巢就曾想整体收购太子奶。
但是,这个时候,太子奶正是高光的时候,与整体卖掉相比,能保住控制权又能拿融资的股权投资方案显然更好接受。
2007年,在蒙牛的投资上赚了不少的英联投资、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来了,7300万美元,拿到30%的股份,解决了太子奶的资金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一份对赌协议:
在注资后的前三年,如果太子奶集团净利润增长超过50%,就可降低注资方的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而花旗银行领衔的银行团,还给了太子奶5亿授信。
这个对赌,对于太子奶来讲,其实也不算难,李途纯的目标更高,要5年内总资产20亿,总销售额100亿,10年之后销售额1000亿,是“太子奶一定要实现的目标”。
结果,拿钱扩张的李途纯,遇到了一个悲惨的2008年,天灾人祸一起来了:
1、金融危机来了,外资投行也没幸免;
2、“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对奶业带来毁灭性打击;
3、南方雪灾,对湖南影响最大,直接打击了太子奶的生产和供应链。
咋办呢?
李途纯开始硬着头皮,用各种渠道找钱,最终从经销商、员工以及社会集资,搞到了1.3亿,但是对于20多亿的负债,这1.3亿也没啥效果。
最终,对赌失败,花旗逼债,李途纯还是失去了控制权。
这个时候,太子奶归谁呢?被株洲市全资的高科奶业托管经营。
而在2010年7月,李途纯因为那1.3亿的集资款,被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收押了。
这期间,高科奶业从国企变民营控股,负责人文迪波被纪委调查,太子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被三元和新华联接盘。
李途纯彻底出局,而太子奶的辉煌也就彻底落幕了。
在里面,李途纯也拒绝认罪。
他认为,太子奶的土地、厂房、商标、李途纯个人品牌资产,七七八八加一起有160多亿,完全能负担得起债务。
而自己之所以“进去”,是因为“五人小组”要抢夺太子奶的资产,里面不清不楚的关系太多了,比如带队抓他的副局长凌娅的丈夫,就在高科奶业任职。
而李家人为李途纯的申诉,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李途纯的舅舅因拒绝作伪证被逼自杀;弟弟妹妹在连番恐吓下精神失常,最终瘫痪在床;一位工程师朋友在“饭局”上被大量灌酒后身亡;怀孕的女同事遭受精神折磨几乎流产。
而在被羁押15个月后,检方确定不起诉,李途纯被释放。
出来之后的李途纯,把炮口对准昔日的“敌人们”:所谓的“五人小组”、花旗银行、境外资本……
只是,李途纯的声量早就大不如前,已经没什么人听他说了。
2022年开始,“五人小组”成员陆续被查,2023年,凌娅自首,太子奶的资产疑云到底何解,这中间更多的内幕有待披露。
只是,这些官员被查,也没改变啥。
李途纯的儿子搞了一个新的奶业品牌,但是一直也没火起来,太子奶已经转了第三手,现在由三元全资控股了,但连年亏损。
一代标王品牌,就此几近湮没。